泾川县多措并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今年以来,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着力稳定粮食生产,全力推进粮安工程,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坚守耕地红线。按照“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监督制约”的原则,不断完善县政府为主体,国土、农牧等部门联动的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机制。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泾川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考核监督等制度措施,县、乡、村、组逐级签定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了管护小组和责任人。切实落实先补后占政策规定,累计补充耕地7241.4亩,确保了全县59.55万亩耕地、48.3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升”。积极整合发改、水保、农牧等部门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25万亩。二是多方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9.53万亩,占市上下达任务68万亩的102.3%;良田面积(不含复种)达到48万亩,占市上下达任务44万元的109.1%;粮食总产17.1万吨,占市上下达任务17万吨的100.6%。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改善农业装备结构,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总投资12095万元的朱家涧水库项目,目前完成左右岸帷幕灌浆、泄洪坝金属结构安装、均质土坝填筑等工程主体,完成投资9200万元;总投资1118.77万元的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埋设供水管道30.1公里,新建500立方米、50立方米蓄水池各1座,建成闸阀井33座;在城关凤凰、王村燕雷、玉都下坳、党原坷老、太平荒场等8乡镇12个村实施了水源工程,布设田间管网65公里,安装滴灌带95公里,新建、维修大口井3眼、机井5眼,新建蓄水池9座、水塔2座,衬砌U型渠770米,建成泵房12座,新增节灌面积5395亩,完成投资1500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3个乡镇9个村布设田间管网71公里,新打、维修机井12眼,新建蓄水池9座、泵房10座,发展高效节灌面积4400亩,完成投资657万元。三是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提高粮食科技水平。加强地力保护提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完成旱作农业推广13万亩,占任务13万亩的100%。其中:推广全膜玉米8万亩,占任务8万亩的100%,全膜马铃薯5万亩,占任务5万亩的100%。落实推广粮油新优良种33.8万亩,地膜覆盖技术24.52万亩,推广配方施肥21.11万亩,落实冬小麦重大病虫疫情防控面积24万亩。完成麦田灌溉3.38万亩,耧播化肥28.92万亩,耙耱镇压28.8万亩,麦田增施有机肥7.2万亩。在党原等3个乡镇建立了万亩示范片2个,落实面积2.63万亩;建成3个高质量小麦千亩以上示范点;在党原、玉都、荔堡建成3个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乡镇,集中连片高质量建成2个玉米千亩示范点和1个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点,引进建成新品种示范基地500亩。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积、管理水平、坐态环境的差异,全县设立定位监测点10个,开展各类农情监测调查22次。
上一篇:泾川县多级联动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