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泾川县统计局
(2015年4月7日)
2014年,面对风云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环境,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克服不利影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狠抓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全县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5.5:24.9:39.6,调整为35.5:25.2:39.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7999元,比上年增长8.6%。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业增加值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78.2:2.3:18.9:0.3:0.3。粮经比由上年的2.41:1调整为2.94:1。
主要农产品产量、播种面积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减±% 面积(万公顷)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7.05 0.31 4.64 -6.6
油料 0.49 -43.8 0.44 -38.7
蔬菜 21.97 1.17 1.07 0.67
水果 28.92 8.59 2.45 ——
其中苹果27.66 8.73 2.16 3.4
林业增加值4114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全年完成造林1.1万亩,比上年增长3.5%。
畜牧业增加值34292万元,比上年增长3.6%。
主要畜禽存出栏及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生猪年未存栏量(万口) 8.77 2.1
生猪年出栏量(万口) 9.56 3.9
牛年末存栏量(万头) 10.62 5.0
牛年出栏量(万头) 7.68 5.4
羊年末存栏量(万只) 2.27 2.1
羊年出栏量(万只) 1.42 4.5
鸡年末存栏量(万只) 65.67 4.0
鸡年出栏量(万只) 34.54 5.2
肉类总产量(吨) 14965 4.6
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吨) 14585 4.9
禽蛋产量(吨) 1970 4.0
渔业增加值5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淡水养殖面积2739亩,水产品产量763吨,比上年增长12.2%。
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83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增加值477万元,比上年增长8.1%。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8.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9%。农用拖拉机3035台,比上年增长2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3万吨,比上年增长4.3%。农村用电量4946.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4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实现产值14189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84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利税总额10440万元,比上年下降3.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9.7%。
四、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5003万元,零售业零售额119013万元,住宿业零售额6199万元,餐饮业零售额4325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6%、6.8%、31.5%和31%。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7111万元,比上年增长22.7%。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452984万元,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60272万元,增长6.3%;零售业销售额287272万元,增长22.1%;住宿业营业额13813万元,增长18.7%;餐饮业营业额91627万元,增长20.8%。
出口创汇359万美元。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8%,实现旅游综合业务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4.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5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房地产开发投资0.81亿元,比上年增长52.9%。年内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投资448692万元,占投资总量的75.1%;亿元以上项目3个,累计完成投资134572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5%。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8567万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1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4%,税收收入10742.7万元,比上年下降6.4%。财政支出178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储蓄存款5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8%。
各类保费收入4998.7万元,比上年增长5.9%;各类赔付款支出1095万元,与上年持平。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公路运输货运量192万吨,货运周转量43525.4万吨公里,客运量350.9万人,客运周转量18441万人公里。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3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公里,国道1条59公里,省道2条42.1公里,县道6条173.3公里,乡道11条158公里,村道248条829.6公里。营运车辆1225辆,营运线路50条。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3350辆,其中轿车2380辆。私人汽车2810辆,其中私人轿车1870辆。
年末各类通信业务总量8916万元,各类通信用户19.49万户,比上年增长0.7%。其中:固定电话1.4万户,移动电话18.21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29万户,3G用户3.3万户,4G用户2.9万户。
八、社会事业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包括乡镇农技校)235所,教职员工4111人,专任教师3757人,年末在校学生50340人。其中: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5035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6294人;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11061人;完全中学2所,在校学生3125人;小学165所,在校学生17936人;九年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734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入学率均达到100%。高考上线人数2779人,上线率93.0%,其中本科上线人数1904人,上线率63.74%。九年义务教育营养餐供应人数25528人。
县级电影放映单位1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2个,县级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各类图书及期刊4.3万册。全县文化广播电视站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
年末拥有广播电视、电台各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各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8%,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6916户,广播电视户户通覆盖215个村,受益5.7万户。
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1193张,卫生技术人员1081人,其中:执业医师243人,执业助理医师181人,注册护士308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2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480.33元,比上年增长12.8%。年末城乡就业人员18.02万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29万人,比上年增长1.2%。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8807.4万元,比上年增长9.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7988.2万元,比上年增长9.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510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在岗职工12439人,比上年增长1.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29人,登记失业率3.9%。安置高校毕业生949人,新增就业岗位3700个,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2100人。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36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622.4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7332人,征缴失业保险费467.4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00人,征缴医疗保险费2731万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7205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76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8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193029人,参合率9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293228人,平均参合率98.02%,全年共计报销医药费用11237万元。农村“低保”人员23663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14年末,全县化学需氧排放量4901吨,比上年下降5.6%;氨氮排放量169吨,比上年下降2.3%;二氧化硫排放量830吨,比上年下降1.4%;氮氧化物排放量471吨,比上年下降1.9%;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7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保投资指数达到1.21%。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21起,死亡24人,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0.37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1起,死亡24人。
全年平均气温10.6℃,年降水总量529.9毫米。
十一、人 口
年末户籍人口35.87万人,户数11.19万户,农业人口32.29万人,非农业人口3.58万人。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常住人口2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5‰。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本公报中就业、社保、医疗救助、低保、财政、金融、保险、旅游、交通运输、电信、邮政、教育、文化、广电、卫生、计划生育、公安、环保、安全生产等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