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泾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预算信息公开说明
一、部门职责 (一)负责协调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指导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负责制定全县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落实。制定全县卫生应急和紧急医疗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和指导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三)负责制定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标准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相关监测、调查、评估和监督,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四)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县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和乡村医生管理制度。 (五)负责医疗机构的准入和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制定医疗机构及其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资格标准,制定和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和服务规范,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 (六)负责组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七)贯彻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我县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八)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完善生育管理政策,组织实施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组织监测计划生育发展动态,提出发布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信息建议。(九)组织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等机制。负责协调推进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 (十)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推动建立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十一)组织拟订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才发展规划,指导卫生和计划生育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指导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综合监督执法体系,规范执法行为,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十三)负责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指导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检查和指导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管理和建设。 (十四)负责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落实推进全县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 (十五)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中医药及相关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加强中医药行业监管。 (十六)负责辖区内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理和患者权益维护,保障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基本权益。 二、机构设置 (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设6个内设机构: (1)办公室 (2)计划财务股 (3)医政科教股(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4)中医公卫股(应急办) (5)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股 (6)计划生育指导股 (二)、人员编制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编制1058名 ,其中行政编制17名 ,参公编制19名,事业编制1022名。 三、年度重点工作 2017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县十七届二次全委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实施县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规范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健康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一)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各医疗机构要以深耕细作的劲头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要以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细化服务标准。全力实施好县医院整体搬迁续建项目,积极争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业务综合楼等主体工程建设。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活动为抓手,制定我县“名医”评审标准和细则,开展县级名医评审活动,通过树立典型模范,形成争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医疗业务发展良好氛围。 (二)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的医改思路,着力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等方面抓实见效人。 (三)努力提升公共卫生规范服务水平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控,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化服务水平。。 (四)不断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 开展基层基础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不断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拓展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职能,加快基层计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融合,稳定优化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者队伍。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强化助产技术培训,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强化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管护,确保母婴安全。推进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层妇女保健、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门诊规范化建设。 (五)切实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中医药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强乡镇卫生院特色中医馆业务拓展,积极创建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管理,县级医院和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年内建成中医重点专科3个以上,确定并运用10个中医优势病种。依托县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科专科项目,建立诊疗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重视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充分利用中医药开展保健和疾病预防,切实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四、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2017年卫计系统预算收入7630.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085.08万元,上年结转7.11万元。预算支出/万元。 (一)基本支出:2017年卫计系统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5085.08万元,与2016年4963.19万元相比,增加121.89万元,增长2.39%。主要原因是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退休养老金、离休费提标政策,调整与工资挂钩的公用经费标准。 (二)项目支出:2017年卫计系统预算项目支出2545.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545.7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万元。较2016年增加1016.07万元,增长39.91%。主要原因是县级医院药品零差率及床位费补助 (三)非税收入 :2017年乡镇卫生院计划征收非税收入800万元,涉及医疗非税收入项目,其中:业务收费800万元。 (四)预算支出按照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30.8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万元,医疗保障支出7630.8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万元……(附件2.3) (五)预算支出按照经济科目分类:工资福利支出4433.67万元,商品服务支出72.8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578.58万元…(附件2.4) 五、部门“三公”经费、培训费、会议费、机关运行费等重要事项说明 (一)编制范围 2017年“三公”经费、培训费、会议费编制范围包括本级及二级单位,共0万元,机关运行经费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 (二)分项情况 1.因公出国(境)费用 0万元。 2.公务接待费/万元,较2016年增加/减少/万元,增长/下降/%。预计接待/批次,/人次。 3.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2016年无变化。 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较2016年增加/万元,增长/ %。主要原因:一是下基层检查工作和调研等任务重,车辆满负荷运转;二是现有车辆年限较长,保养维修费用高。公务用车辆保有量/辆。 5.培训费0万元,较2016年增加/减少/万元,增长/下降%。 6.会议费0万元,较2016年增加/减少/万元,增长/下降%。 7.机关运行费1.2万元,较2016年增加/减少/万元,增长/下降%。 (三) 政府采购情况 卫计系统2017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额716万元,4个项目,其中:采购货物预算506万元、采购服务预算/万元,采购维修工程110万元。 六、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情况 2017年卫计系统单位预算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22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7630.83万元。其中:组织自评项目0个,涉及0万元,占部门预算安排总额的0%。 七、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单位无政府性基金支出,金额为0万元.
|
下一篇:最后一页